耳檢查主要包括耳鏡檢查、咽鼓管功能檢查、聽力測驗、前庭功能檢查、瘺管試驗和其他檢查。一般先觀察耳廓的大小、位置、有無畸形及兩側是否對稱,耳廓和乳突部及耳周圍淋巴結有無腫脹、觸痛和壓痛。其后再作下列檢查。
耳檢查主要包括耳鏡檢查、咽鼓管功能檢查、聽力測驗、前庭功能檢查、瘺管試驗和其他檢查。一般先觀察耳廓的大小、位置、有無畸形及兩側是否對稱,耳廓和乳突部及耳周圍淋巴結有無腫脹、觸痛和壓痛。其后再作下列檢查。
耳鏡檢查 受檢者正坐,上身可略偏,頭轉向對側。檢查者將頭燈或額鏡的反光集中于適當位置,輕輕地調整受檢者頭位使其外耳道口與燈光相適應。在成人需將耳廓稍向后向上牽拉,使耳道變直(在小兒則只需向后并略向下牽拉),方可看到深部。牽拉時注意受檢者是否有痛感。若耳道內有耵聹,應予清除。如拉直耳道仍不能窺見耳道底部的全貌,則可放入合適的耳鏡或電耳鏡仔細觀察,重點察看鼓膜有無充血、腫脹、渾濁、瘢痕粘連、鈣斑和穿孔。正常鼓膜緊張部略呈灰白色,光錐和各項標志清晰;如光錐散亂,槌骨短突過分突出,槌骨柄過度傾斜,幾呈橫位,狀似變短,表示鼓膜內陷。鼓膜檢查時還應試驗其是否可活動,可通過鼓氣耳鏡對外耳道加壓和減壓看到鼓膜活動情況。如鼓膜色澤昏暗,應注意能否透過鼓膜看到鼓室內有無滲液,在可疑時,通過咽鼓管吹張或鼓氣可能顯現(xiàn)出積液的液平面。鼓膜的松弛部面積較小,高居于緊張部上方,不易窺視,需調整受檢者頭位和耳鏡位置才能看清。松弛部如有穿孔,往往是中耳有潛在危險病變的象征。
咽鼓管功能檢查 咽鼓管功能狀態(tài)與中耳炎的發(fā)生和預后有密切關系。在中耳疾患或有傳音功能障礙時,應檢查咽鼓管的通暢程度。此項檢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吞咽法和捏鼻鼓氣法(瓦爾薩爾瓦氏法)。當受檢者吞咽或捏鼻鼓氣時,檢查者可通過聽診管監(jiān)聽有無空氣經(jīng)咽鼓管進入鼓室之聲。該管兩端各有一耳塞頭,可分別塞入受檢耳和檢查者耳道內,如咽鼓管開通,檢查者可從聽診管中聽到咽鼓管開張的響聲。
?、?波利澤爾氏法。先清除鼻腔分泌物,然后讓受檢者口含少量飲用水。檢查者將波利澤爾氏吹張球的橄欖頭塞入其一側前鼻孔,而用另一手的手指壓住另一側前鼻孔,令患者咽水,則其軟腭將關閉咽部通道,使鼻咽部成密閉狀態(tài);檢查者同步捏壓波利澤爾氏球,鼻咽部壓力增大,則空氣將被迫經(jīng)咽鼓管進入鼓室,通過聽診管可以聽到響聲。
?、?導管法。用特制的咽鼓管導管在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后順鼻底將其彎頭送至鼻咽部,在相當鼻中隔后緣部位將導管彎頭向下向外轉動插入咽鼓管咽口,用打氣球壓入空氣。檢查者亦可通過聽診管監(jiān)聽氣流進入咽鼓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