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 徐徐礦總院頻道: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zhàn),它不僅是醫(yī)療問題,而且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我國人口的老齡化日漸嚴重,預計在2020和2050年5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4億6900萬和5億7100萬。而骨質疏松癥目前已成為全球性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流行病。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危害是髖部和脊柱骨折,其中髖部骨折的致殘率、致死率分別為30%和24%,已經成為社會公共健康問題。
徐礦總醫(yī)院風濕免疫科黃俊穎主任介紹,一些人認為骨質疏松癥是老齡化過程的正常結果。確實,老年人中患骨質疏松癥的比例相當高,該疾病與增齡密切相關,它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骨骼疾病。那么,人老了都會得骨質疏松癥嗎?
答案是否定的。早在199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定義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因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因此,骨質疏松癥是病理性的骨骼疾病,而非正常的生理現象。
既然是疾病,就有患者和健康對照人群。而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與年輕時期(20-40歲)峰值骨密度的達到和維持,以及與絕經后或老年時期骨量丟失的速度密切有關。遺傳因素在骨質疏松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國外的學者調查表明,居住在歐洲西北部老人的骨質疏松患病率要比地中海地區(qū)的人高得多;白種人的患病率也比黑種人高。而同樣是老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女性要遠遠多于男性,可達到男性的3倍。這主要是由于女性達到的峰值骨量低于男性,而且絕經后和骨密度相關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
因此,并非所有老年人都會得骨質疏松癥。在2007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歲以上女性和男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分別為30.8%和8.8%,也就是說在50歲以上人群中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女性和男性沒有骨質疏松癥。
即使在發(fā)病率較高的老年女性中,國外有研究顯示,80歲以上的婦女發(fā)病率是三分之二,也就意味著仍有三分之一的80歲以上女性沒有骨質疏松癥。在這些沒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女性中,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環(huán)境因素也很重要,良好的骨骼與她們足量的鈣與維生素D的攝入、適當的鍛煉以及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不抽煙、酗酒、飲用碳酸飲料等)密切相關。
因此,對于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早期預防骨質疏松癥非常重要,預防比治療更現實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應從兒童開始,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丟失。男性和女性均在20-40歲左右達到最佳骨峰值,之前是儲備期,之后均屬支出。骨峰值的高低80%左右決定于遺傳因素,其余決定于環(huán)境因素。在環(huán)境因素中,富含鈣的飲食和規(guī)律的鍛煉有利于建立骨峰值。
因此,任何人都應當從兒童期開始就應注意進食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飲食,注重獲得足夠的光照,同時進行規(guī)律的負重運動,如果達到滿意的骨峰值,那么將來發(fā)生骨質疏松的幾率就會減少。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