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天人合一,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慢性病不容易復發(fā)。而進入秋冬,外界陰氣重了,人體的陽氣便容易出現不足:愛起夜、怕冷、腰背發(fā)涼等等,另一方面,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隨之變弱,慢性病就會“卷土重來”。
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陽氣耗盡,生命也就消失。陰陽在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各有側重,陰氣主要反映物質的一面,表現人的精氣神,而陽氣則突出反映能量,表現為各臟腑的功能狀況。陽氣足,則臟腑功能好,陽氣不足,臟腑功能就問題多多。陽氣好比人體的衛(wèi)兵,在內負責臟腑的正常運轉,在肌膚表層則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wèi)人體的安全。
中醫(yī)認為“人到四十,陽氣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的說法。男女進入壯年后,人體的陽氣升發(fā)活力快速下降,不及時補充,五臟六腑功能就會出現明顯衰退,尤其以腎衰老最快。到了老年,最容易也最先出現起夜、怕冷等癥狀。此外,腎為五臟之母,潛藏元陰、元陽。腎中陽氣也被稱為元氣,負責人的生長、發(fā)育、生殖與衰老。生病后、生孩子后、動手術后,因為元氣大傷,需要補腎也是這個道理。
許多人會疑惑:為什么吃了補藥卻沒有效果?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藥不對癥。吃補藥最忌藥不對癥。人過40后身體“虛”多是陰陽氣血虛損兼雜,側重不同。例如,單純的氣血虛,吃當歸黃芪肯定有效果;如果是腎陽虛伴隨的氣血虛,伴有明顯的起夜,怕冷、腰酸等,這個時候一定要先補腎才會有明顯的效果。一般滋陰的藥都會影響陽氣的運化,這時候配點補陽的藥,陰陽平衡,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
第二個原因是陽氣不藏。許多人經常通宵熬夜,吃了補藥后又繼續(xù)熬夜。“補藥還沒補起來就全部用掉了,陽氣就會藏不住。”專家指出,“吃補藥好比在銀行存錢,馬上把它花掉,健康的賬戶永遠都是空的。學會‘攢’陽氣才能成為健康富翁。”
第三是藥物品質存在差異。中藥與西藥一個突出的不同是,藥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藥品的療效發(fā)揮。為保證療效,建議中老年朋友在選擇補藥時最好選用知名廠家的藥品。
專家指出,秋冬愛起夜、怕冷的中老年人,一方面主要存在腎陽氣不足的情況,不能溫煦四肢和背,另一方面也存在腎陰不足的情況,精力差,脫發(fā)。所以要改善中老年起夜、怕冷的癥狀,最好采用太極補腎法,在側重補腎陽的同時,兼顧補腎陰,陰陽相濟,才能起到根本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