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治療在兒麻后遺癥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兒麻后遺癥的主要問題是肢體癱瘓無力,運動功能障礙,且多件有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畸形,因此,康復治療的重點是改善運動功能,增強肌肉力量,減輕畸形并防止其進一步發(fā)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康復治療的方法很多,包括功能鍛煉、理療、按摩、針灸、使用輔助器具等。
功能鍛煉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對不能主動活動的肢體關節(jié),要進行被動鍛煉。例如,在關節(jié)活動允許范圍內(nèi),緩慢地做被動運動;對 孿 縮 的肌勝 、萎縮的肌肉按摩推拿;對緊張或攣縮的肌肉、韌帶給予牽拉,肢體放置在正確位置上;對已出現(xiàn)畸形的關節(jié),除了保持正確位置和進行牽拉外,還可以用夾板固定,借助于支具或在 助行器的 幫助下,練習行走。主動的功能鍛煉更為重要,但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專門訓練,如肌肉力量訓練,關節(jié)活動范圍訓練、畸形矯正體操、步行訓練等。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都可以做矯正體操。
①一側(cè)腿肌肉輕度或中度癱瘓,肌肉萎縮,能步行 但破行 ,步行不能持久或下肢關節(jié)輕度攣縮畸形。
②矯形手術前進行鍛煉,為手術 作準備 ;術后通過體操鍛煉,可以增強肌力,恢復運動準備,提高手術效果。
理療的種類很多,家庭常用熱敷、中藥熱洗、按摩等方法,對促進肌肉血循環(huán),改善肌肉張力,都有好處。
不論哪一種康復治療方法,都要適當,注意安全,且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療效。任何一種方法對兒麻后遺癥肢體功能的改善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都不是特效。急于求成,方法不正確或治療強度過大,不僅不會產(chǎn)生積極的治療作用,反而會加重患者的痛苦或引起新的損傷。因此,治療必須循序漸進,活動次數(shù)由少到多,治療范圍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輕到重,根據(jù)自我感覺、肌肉反應來調(diào)整治療方案,比較合適的治療反應是,在治療過程中有輕微的酸、脹、痛,治療后數(shù)小時上述感覺消失,且無關節(jié)腫脹,疼痛加重。